去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波及到了世界各個國家和各行各業,許多行業在此次危機中都受到重創。然而,對于制藥行業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尤其是我國的制藥行業,今年整體經濟運行仍保持增長態勢。在金融危機下,由于中國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經濟政策,使得我國在這場金融風暴中屹立不倒。可以說,我國制藥行業的競爭優勢可能會更加明顯,這也是制藥行業面臨的機會。與此同時,政府將鼓勵醫藥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制藥企業迅速發展。
制藥企業的生存要素 經過市場競爭的洗禮,制藥企業的生存基礎日益清晰:產品、營銷、品牌是制藥企業決勝市場的三大要素。其中,產品是制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產品優勢是制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營銷是激烈市場競爭中的決勝法寶。四川蜀中制藥、廣東康美藥業以及其他眾多無品牌優勢的企業完全憑借產品和營銷手段開辟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如今制藥行業已靜待市場的的回暖和復蘇,乘此機會加大企業廣告投入就是明智的選擇。
原料藥市場前景 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藥生產國和主要出口國,目前我國醫藥企業生產的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達1300多個品種,年產總量超過80萬噸,產量約占世界原料藥市場份額的22%,其中近50%的產量是出口到國外市場,占全球原料藥貿易額四分之一左右。醫藥化學原料藥生產行業是中國目前醫藥工業的支柱,產值約占整個世界醫藥工業的1/3近10年產量年均增長11%。 今年,新醫改政策為中國原料藥行業帶了巨大機遇。據預測,未來10年全國衛生費用整體上將增長2.5倍,年均增長約13.5%,其中政府投入將由2006年的1700多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12000多億元;農村醫療市場增長將快于城市,未來10年農村人均衛生費用的增長介于16%-25.8%之間;大病統籌醫療市場容量未來10年將面臨15倍以上的擴容速度;2008-2012年中國藥品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9%,遠遠高于其他市場。
從10月13~15日召開的馬德里世界制藥原料展覽會(CPhIWorldwide)情況看,總參展企業超過1500家,僅中國參展企業將近700家,能明顯感覺到歐洲經濟特別是東歐等新興經濟體開始復蘇,到會的國際買家也較以往有所增多。
近年來,全球醫藥市場以年平均7%左右的速度增長,而我國原料藥行業交易量已經連續20多年超過17%年均增長率。在未來3~5年,化學藥市場仍將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制藥行業的春天已經不遠。